會員登錄
華僑華人風雲錄

身世

婚後,19694月遠赴法國留學,1970214在巴黎生下了第一個男孩丁元煥,19714月在巴黎正式成立了自己的進出口公司 - 丁氏貿易有限公司,代理推銷港澳臺生產的貨品,三年後至1974年就立穩了陣腳。1976年中南半島風雲變色,大量越棉寮華僑湧入法國,為了謀生,只好做只需極少資金的買賣,販售小工藝品,平價首飾等,丁氏公司就成了他們的貨物供應商。協助他們脫離困境,先取貨,後付款,。但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公司的快速發展,至80年代,丁氏貿易公司已是法國華人首屈一指的公司了,除了供應工藝品,也增加了中國餐館所需各款裝飾用品、廚房用具、餐具、餐椅等。1982年在巴黎市中心十九區購下一千多平米的樓房,作為辦公室、陳列室及倉庫。至此丁偉星的事業已穩步超前。

八0年代初,中南半島難民僑居法國已有不少,絕大多數為華僑或華裔,1981年法國總統大選,左派的密特朗上臺,對外來非法移民大赦,有不少華人因此獲益,經濟蓬勃發展,在巴黎十三區已有雛形的中國城形成,但其時尚未有具規模的僑團為僑社服務,就是在這種情形下,丁偉星聯合了僑社老中青三代,組成了法國中華會館,被推選為第一屆理事長,其後又連任了四屆理事長,現在擔任主席團主席,站在第二線,繼續服務僑社。當時中華會館就設址在丁偉星新購的樓宇,他的注意力也開始從自己公司的業務發展而轉向對僑社發展的關注,在二十多年主導中華會館的工作中,和僑社的各項活動密不可分。逢年過節經常舉辦文娛活動,邀請港臺歌星表演、演唱,和新聞媒體合作,聯合舉辦乒乓球比賽,法華杯、歐華杯,還有籃球賽等等,豐富了當時僑社的業餘生活。另外值得一提的,在1986, 當時有一位臺灣留學生(也是中華會館理事)專門研究法國華僑史,發現在巴黎東部200多公里處一個叫Noyelle Sur Mer的小鎮,有一個公墓葬有第一次世界大戰從中國徵集來的華工,全是東北人,大戰結束後,整裝待命返國,卻不料一場 西班牙傷寒症 幾乎全數死在異鄉客地,總計有千餘名華工,各個均有刻有名字的墓碑,公墓由當地政府完善管理至今,。中華會館理事會決定組團前往祭拜,以表追思之意,這是法國僑團第一次組團去祭拜,受到當地政府空前熱情的接待。碰到年老一輩還能細細述說當時和華工接觸的情景,令人感動非凡。該市為了表示對丁偉星的敬意,授予他該鎮的榮譽市民稱號和金鑰匙。其後通過國民黨中央, 和臺灣屏東縣一個小漁村-東港鎮結成了姊妹鎮, 並相互拜訪, 臺灣東港鎮 還送了一對石獅子, 至今仍按置在該鎮的入口處

除了中華會館的社會工作,丁偉星和夫人李文瑛女士 1982年成立中華會館的同時,也開辦了中華學校,一方面對新移民提供法語教育,自編教材,適合華人學習,現今巴黎僑界一些僑領,當時很多在中華校法文班受的啓蒙教學, 卄十餘年耒, 約有一萬三千多人受教,另一方面開辦中文班,給華人第二代學習。開辦初期,自己兒女加上親朋好友之子女,共計十余人,中文班開課不久後,便有很多僑胞來詢問和報名,讓小孩來學中文。開辦一年後,學生就陸續增加到二百餘人。其後,每年均有增開新班,至今已有九百多學生和十六位老師。學校每年都詳細規劃年度的教學計畫 後又增開高中學生中文會考輔導班,並和法國教育部中文總督學保持友好聯繫,經常就中文教育的問題互相溝通。學校從1998年開始辦了一份校刊,二到三個月出一次,登載學校的各項活動、通知,以及刊載一些學生的作文。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寫作水準,也挑選他們的作文,向各大中文報章投稿,獲選登載後,給學生莫大榮譽。

學校每年舉辦夏令營,和臺北, 北京等地之院, 校合作, 使學子更好地使用中文,認識中華文化,增加對中文的興趣。

除了語文活動之外,學校對推動華人服務社會亦不遺餘力,發動了數次救災捐款活動,1991年發動募捐賑濟華東水災,1999年先是捐助科索沃難民,後又賑濟臺灣大地震的受災同胞,讓中文班的孩子有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發揚傳統中華文化的美德

丁偉星廣泛地與各項社會領域的活動:

現任中中華會館主席、中華民國僑聯總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 20065月參加了由中國僑聯和臺灣僑聯聯合舉辦在北京召開的‘‘兩岸和評論壇’’,擔任副總團長,20077月率團參加在廈門召開的海外華人‘‘和評論壇’’,並發表專題演講「兩岸共同推動傳揚中華文化,創造和平統一中國的契機」

一.    經貿活動方面:是歐華經濟協進會會長,世界華商組織聯盟主席,2001913參加 ‘‘歐洲華僑經貿投資考察團’’ , 擔任副團長,促進兩岸的瞭解。20066月又遠赴哈爾濱參加了由世界華商組織聯盟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聯合組織的第三屆世界華商高峰會議-擔任分團長領隊 去吉林、長春、長白山等地考察訪問,開拓中國大東北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