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錄
華僑華人風雲錄

李小龍Bruce Lee

1940-11-27 ~ 1973-04-20

出生地:舊金山

祖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

名錄分類:影視娛樂

所在地區:北美洲-美國

推薦理由

李小龍的銀幕形象對全世界華人以至世界各地均有影響力,他的名字可算是武打電影,甚至是中國功夫的象徵之一。李小龍帶領香港電影衝出亞洲,為香港電影積累了豐厚的資本、技術和觀眾群,可算為香港電影在日後的八十年代風靡全球、成為「東方好萊塢」奠定基礎。

身 世

原名李振藩。原籍廣東海南,生於美國三藩市。粵劇和粵語片演員李海泉之子。肄業于香港喇沙書院,1959年赴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哲學及心理學。六歲起即在香港參加拍攝《細佬祥》等粵語片。1953年參加拍攝粵語片《人海孤鴻》,頗獲好評。在港期間即學會“詠春派”武術,在美國讀大學時又吸收“空手道”等中外拳術精華,自創“截拳道”。1964年在美國參加萬國空手道比賽,獲冠軍。1966-1967年在美國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拍攝的電視劇集《青蜂俠》(共三十集)中擔任重要角色。後在好萊塢參加多部影片的拍攝。1971年回香港,為嘉禾影片公司主演影片《唐山大兄》、《精武門》,受到廣泛歡迎,成為知名的功夫片演員。1972年自編自導自演功夫片《猛龍過江》。1973年在影片《死亡遊戲》拍攝過程中去世。1978年由替身演員完成《死亡遊戲》,並在香港公映。

獲得榮銜

1957年 奪香港校際拳擊冠軍。 1963年 創立截拳道拳法。 1971年 為香港嘉禾主演《唐山大兄》,票房收港幣310萬 ,破香港記錄。 1972年 主演《精武門》,以及自編自導、自演《猛龍過江》,均刷新香港票房記錄。榮獲金馬獎"最佳技藝獎"。 1974年 李小龍被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美國報刊讚譽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 1979年 美國洛杉機市將《死亡遊戲》的開映日,即7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1980年 獲日本《朝日新聞》選為"七十年代代表人物"。 1986年 獲德國漢堡大學選為"最被歐洲人認識的亞洲人" 1993年 美國荷李活名人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 1998年 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1999年 獲《時代》雜誌評為"二十世紀的英雄與偶像",是唯一入選的華人。 2000年 美國政府已宣佈發行一套《李小龍誕辰六十周年紀念郵票》,這是繼瑪麗蓮·夢露和007之後的第三位獲此殊榮的藝人,也是華人中的第一人。

學 經 歷

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的上空,對現代技擊術和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於世界。許多外文字典和詞典裏都出現了一個新詞:“功夫”(Kung fu)。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的功夫就是中國武術,李小龍也成了功夫的化身。許多國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師,泰拳大師看過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後都承認:“李小龍確有真功夫。”確實,還很少有一位東方武術家能像李小龍一樣突破國家、種族的領域,並且在死後聲威依然不減。   李小龍生於美國三藩市,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過的。李小龍幼時身體非常瘦弱。他父親為了兒子的體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其練習太極拳。李小龍在13歲時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譚腿、少林拳、戳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人 生 觀

現 職

座 右 銘

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資料提供者 : 僑聯總會

來訪人次:

Copyright © 2007-2010 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 EzFree Interchange Co .,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Tel:886-2-26648299, 886-2-26648311, 886-2-26648310 Fax:886-2-26648299
新北市深坑區北深路3段236巷6號1樓 E-mail:ez.change@msa.hinet.net
最佳解析度:1024*768

lv gucci chanel Gucci官網 gucci官方網站 gucci 台灣 女裝 洋裝 上衣 高跟鞋 手鍊 包包 chanel